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理想儿子
他最好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小绅士,讲卫生、有礼貌。
他很喜欢思考,每当他这个长不大的妈妈问他在想什么的时候,
他会温文尔雅地回答我,笑起来眼睛眯起来,甜到你心里去。
他的数学一定要很好,有什么问题喜欢一个人钻研后,再虚心地向其他人请教。
跟朋友同学甚至是我们发生了争执,也不会发火,
总是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和颜悦色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他比较喜欢和爸爸探讨人生,帮妈妈料理家务。
他生病了很乐观,哄着妈妈说烧烧更健康。
他摔倒了也能拍拍灰尘自己站起来。
如果他做错事情了,不会自责太久,而是一言不发用行动证明。
如果遇到烦恼了,他不会借助文字或者电话倾泄,
我会买一个沙袋放在他的房间里。
我不需要他太懂事,但他坐车会让座,遇到乞丐不会露出鄙夷的眼色。
我不需要他有太孝顺,但我老了,他可以抽空给我捶捶背、陪我说说话。
他可以是一个经济学家,也可以是一个医生。
他一定不常埋怨生活,时常微笑迎人。
哪怕爸爸妈妈给他的环境不好,给他的时间不多,
他一定要比爸爸更宽容,比妈妈更乐观
他会找一个让他开心的女朋友,
无论她是何种背景、何种长相。
 
是不是我要求的太多了?
即使上面的所有你都做不到的话,
即使你不聪明,你不健康,
妈妈还是会一样宠爱你,甚至给的更多。
带给你生命就是给你体验,
无论开心也好,悲伤也好。
妈妈只愿你道路漫长,生命丰厚。
2005年12月3日
 

写《理想儿子》时,我还在读大四,某个贴近生日的冬天,一个人窝在宿舍的小天地里做着甜美的梦,写着暖烘烘的文字,憧憬着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儿子”。
怀孕十月莫名低落时,翻到此旧文总能让自己平静些,愈临近产期愈发如此。并非我对小孩的性别有很强烈的诉求,也从不去问B超大夫,二维平面图像中根本分不清眼耳口鼻舌的小肉球到底是男是女。我只是很期待,那个在春天里无意种下的小秘密究竟会不会跟几年前某次心血来潮的“小理想”不谋而合?我的小牵牛或者是牵牛花,会不会长成我理想中的样子?
看在这份“期待”的面子上,我愿意忍受孕后期再度席卷而来的种种不适和无法停歇的对生产的恐惧,愿意静静等待老天爷发派那个终将在冬天降临的天使告诉我,之前所有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印证这团曾和你一同呼吸、一同感受的小肉球能创造一个新的奇迹。
我的小牵牛,一定会是个天使。
你也要这样笃定。
2009年11月12日
Sweet Memories
咳咳,在回顾了两段美好的文字后,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进入养娃10周年主题了。
只能说,理想是加了滤镜的,而现实是有痘印的。
当年稀里糊涂地当了妈,全凭一个勇。
这固然有老人们的迷之承诺,也有对现实认知的严重不足。
虽然也预想过有各种艰辛、挑战、甚至崩盘。
没想到生活嘿嘿一笑,你呀,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以为闯过了50个小时不眠不休不打无痛把娃生全乎了四肢健全就是生理层面的终极挑战。
面对一个快要跟你等高、提前进入青春叛逆期的体育健娃抢夺家庭话语权时才要倒抽一口冷气。
毕竟前者不需要用脑,后者真打起来也打不过了。
 
别问人设暖男学霸的牵牛君怎么会需要我借助武力管教。
嗨,男人都是会变的。
当年用“妈妈,你闻这朵花的花香就能忘掉忧愁”安慰我的a型血柔情射手男,
现在竟然会喊我“二货”。
简直令人发指。
更令人发指的是我还没觉得特别生气。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就生长在非常宽松、民主、开明的家庭当中。
基本没管过我什么,考得好考得不好都不太有所谓。
9岁我就写了一张家庭条约,厘清自己作为一名家庭成员的义务和权利,宣告自己的主权。
我爸有两句常挂在嘴边:1. “响鼓不要重锤”(恐怕你这个鼓已经破了); 2.“来,这段话你翻译一下”(手指着电视屏幕,让我给他翻一段潮州话、粤语或是英语节目)。
非常傻。
除此之外,就是带我认识各种他觉得有趣的年轻人,参加文艺沙龙也参加老乡聚会。
我妈是老师,后来去了教育局,她应该很容易给我配备最好的教育资源,连我主动提出要去重点班,都被她拒绝了,说每个班的老师都差不多。
一个连给我报写生字都没有过的妈却经常被评为各种养娃楷模,甚至拿到广东十佳好母亲这种层面的荣誉。
我常常觉得是沾我的光。她也承认,得奖感言很多都是胡说八道。
场面话,我懂。
那些洋气的教育理念,没有几条实践在我身上。
这个毛病,我养娃时也常犯。
 
小时候,我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是别人家的父母。
养我时,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进步的脚步,在各自事业领域都有一定建树。
没操什么心,反而是我养娃后,为我操碎了心。
可能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我们这一代人养娃很多都是对照着自己的成长和原生家庭来养。
或一以贯之、或弥补缺失、或全盘否定。
你问我敢不敢完全按照自己父母的放羊模式来养自己的娃。
答案是不敢。
因为这么多年摸爬滚打过来,也会问自己:“如果当初父母对我要求严格一点,是不是现在会发展得更好?”
比如能读更多的好书,上更好的大学,钢琴达到演奏级水准,做饭做家务麻利点,人情世故练达一点……最好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前,具备所有避雷躲坑的技能和眼力。
怎么可能?相反,我能拥有今天这一切,已经是锦鲤附体,走了不少捷径。
像我父母这样,已经是高配,太值得感恩。
他们也坦言,养我不累,看我养娃很累。
 
我也觉得我这几年养娃很累,主要是心累。
一会担心自己“慈母多败儿”,一会觉得自己过于严苛。
书都写了两本,各类育儿文章看得比专业书都多,辅导资料撑破了网盘。
本来以为自己的娃已经是小范围学霸了,只去了海淀黄庄一次,就被小低年级秒杀。
前几年,原来都是幻觉。
比你娃聪明几个level的娃比你娃还努力百倍,配备的还是北清双博士父母,人家陪上奥数课还在认真记笔记,准备回家辅导。
你在干什么?你听都听不懂啊!
在各手艺间,只有8秒盲打26个字母的敲键盘手速能够碾压牵牛君。
问题是,未来世界可能没有键盘了……
人家轻松学会翻出6个面的魔方,你只能靠拆……
哦,还有作文,满怀信心打算辅导他,人家说百度搜范文比你好用。
所以,话语权,呵呵~
 
好在,还养了一个小号。
趁她还涉世未深,是不是赶紧把海淀朝圣后的学习成果实践一番?
抓语文、抓英语、抓奥数、抓跳绳……
她哥没上过学前班,没让我们操心过课内作业,明明是一手好牌,是不是被为娘耽误掉了?
哦,5岁,才开始学英语,人家5岁有过ket的了……
 
我一个从小没被念叨过“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也开始念叨“别人家的孩子”了?
我一个高三都7点就睡5点起来补作业的散漫生怎么好意思让娃回到家一直学到10点才睡?
我电视漫画看了海量的人怎么阻止他上抖音看火影忍者呢?
我什么课外班都没上过,课余时间唱歌跳舞玩的,为啥要预设初中给他一对一物理拼中考呢?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成长历程虽然曲折但丰富有趣,太多课本外的东西滋养了自己。
我以为北京肯定更是如此,有更宽松、更广博、更多教科书学不到的眼界和见识。
结果我的娃们为了随大流,要把世界和时间局限在课本里了吗?
天啊,这是我从生活更舒适的南方跑到帝都来的原因吗?
而听从前的同学说,广东现在也成了高考高地了。
看来,回都回不去了。
 
我看到的、期待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果然只存在公号里、专家讲座里、育儿专家的书里。
还不如下载一套最新的pet真题让内心充盈、安定。
哪怕娃也不一定会做。
这是教育的倒退还是进步?
我也不晓得。
大环境如此,只能闷头适应。
努力还是要努力,毕竟习惯了努力。
 
有时,我挺庆幸,自己当初决定生下娃的无知无畏。
虽然也为之付出了特别惨重的,关于成长的代价。
若提前预知养娃会有如此的复杂冗长,
是断然没有什么养娃十年之里程碑。
还有一儿一女,两套系统。
 
从26岁到36岁,讲起来,生儿育女都是脑子阶段性进的水。
但终究还是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多了许多看问题的视角。
懂得怎么给人打鸡血,给自己灌鸡汤。
从来没有什么理想儿子,完美女儿。
就像10岁的牵牛君说的:“人生的真谛在于活着,坚强地活着。”
恩,唯一欣慰的是,
遥想我的墓志铭可以有一条:“尽力的母亲” 
还不敢写尽职。
愿我们彼此珍重,尽力而为。
十周年快乐。
话题:



0

推荐

牵牛妈

牵牛妈

4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本名黄臻,资深媒体人,育有一儿一女。相信科学,热衷文艺,也善于和婆婆、保姆阿姨一团和气地过日子。有“活的孕产字典”和“知心豆姐”的美誉,已为周边及网络上的百余名准妈辣爸进行过口头和一对一的孕产育儿指导,并兼顾心理咨询和情感顾问。天涯开帖《生吧,生吧——80后知识女青年生娃实战手记》两周点击过百万,2011年出版的《没经验准妈妈研究“生”笔记》盘据孕产类新书榜榜首,2016年出版《二宝妈妈研究“生”笔记》,并长期为《父母》、《孩子》等母婴杂志撰写专栏。个人微信公众号:研究生笔记(yanjiushengb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