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早上被近两日舆论中心“吴花燕”的一首诗震住了。
一个身在贵州,“被贫穷逼迫而死的当代女大学生”。与她的故事屡屡相对照的,是管理她所在省份的官员,贵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长王晓光往下水道里倾倒茅台酒销赃,还没有倒完。
谈到海
我好像想起点什么
是可可西里的那片海吗?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
它离我是那么的遥远
我倒开始为骆驼悲伤了
羊群我也开始可怜起来
他们的世界除了风沙和草原
再也没有什么念头
每每听到一点不同的风声
就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
那般的好奇
那般的无知
现在只要骆驼轻轻地
走进沙漠
那么每一粒沙都会变成水滴
草原上的每一堆羊群就会变成帆船
从此我也就见到海的模样
自然花也就开了
从此我不必再提起可可西里
也不必再想起亚丁湾的深蓝
我会把他们的旧名字统统烧毁
然后重新给他们取个新名字
管沙子叫作水滴
羊群叫作帆船
沙漠叫作大海
草原叫作港口
冬天无风夏季无雨
它是一片特别的海洋
《谈海》吴花燕
2019年9月18日
这是诗是在“读首诗再睡觉”公众号看到的,作为一个喜欢文艺的新闻工作者,这几年它推荐了不少篇目给我,和音乐、绘画、摄影等作品一样,消解了我很多日常情绪。
这是诗歌的魅力。
但跟一个被“盛世贫瘠”“公益机构阴暗面”等字眼标签化了的悲惨新闻人物对应不起来。
那么好的好,这么差的差。
还屡屡被消费。
汹涌的热议,往往会凸显一个人的标签,而遮蔽了这个人其他也许更珍贵的侧面。
吴花燕的一位朋友把她的朋友圈和部分作品截屏,那里面可以看出她最真实的生活与想法。她的朋友圈里经常会转发诗歌,以及发表自己的作品,就像许多文艺青年一样。比如2019年,她就在朋友圈里转发了15首诗,里面有聂鲁达、卡瓦菲斯、奥克塔维奥·帕斯、佩索阿、玛丽安·摩尔……
“谈海”,就发表在她2019年夏天的朋友圈里。她吃过非同一般的苦,但在她的诗里却没有苦的味道,诗里写到了“悲伤”“可怜”,但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骆驼和羊群。所以这也不是一首小女生简单的哀怨之诗,“把旧名字烧毁”,“把沙子变成水滴,羊群变成帆船”。
她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是富有的,并不需要别人的可怜。
想起了自己喜欢的另一位女诗人,余秀华。
她的标签除了“女诗人”,还有“脑瘫” “农民”。
我们这些充其量只能算是乔尔维亚式情调的,对她们文字所展现出的惊讶、震撼,是在传递被贫瘠、疾病包裹的人生不配拥有灵魂乐趣的优越感吗?
饭都吃不饱了,谈什么诗和远方?
——这是另一种语境的悲哀。
2020年1月13日,吴花眼燕便因长久贫困引发的疾病,殁于人世。
最后,
我将回到云贵高原
在贵州最高的屋脊
种上一片深蓝色的海洋
在那里
会有一艘丰衣足食的小船
带我驶向远方
《远方》吴花燕
2019年9月18日
——媒体报道里,频繁提到的另一首吴花燕比较直白的诗,同样有对大海的向往。在她一生的故事里,“丰衣足食”四个字甚为扎眼。
谢谢还有这样一种讲述吴花燕的叙述文本能够得到呈现,会让世人想起“吴花燕”来,不止记得她是一个被盛世遗漏,被贫病击倒的人,也能记得她有过富有的灵魂,创作过优秀的诗作。
有过自己对自己的身而为人的一种尊严和表达。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